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知识 > 正文

环境管理

况;(2)生产工艺、产品和材料消耗情况(包括用水量、用煤量);(3)污染排放状况(包括排种类、排放去向、排放强度);(4)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5)排污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平面示意图。

  各单位的申报登记表报齐后,环保部门组织汇总建档。汇总的主要内容应有:(1)各类污染物日排放量;(2)各类污染物年排放总量;(3)按污染物排放量大小对申报单位排序编号;(4)绘制区域性污染物排放状况示意图,提出各排污口位置、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等;(5)对各申报单位的排污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确定重点污染物控制对象;(6)建立污染申报登记档案库。

  2. 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规划分配

  确定法律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后,分配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是发放和管理排污许可证最核心的工作。一个地区要想科学地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并合理地分配污染物削减指标,就必须对当地的环境目标、经济发展,财政实力、治理技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大气污染总量控制主要考虑能源结构、能源消耗量及燃烧方式等因素;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考虑流域、区域水量水质等状况,总用水量和总排水量等因素;固体废弃物排放种类和总量,以及运输等因素。

  3. 审核发证

  排污许可证的审批,主要是对排污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口位置、排放时间加以限制。每伸污染源分配的排污量之和必须与问题控制指标相一致,并留有一定的余地。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需要确定排污许可证的类型(临时或正式两种),与领取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协商对话,最后颁发许可证。颁发许可证可以采取公开、公证形式,赋予其严肃性。排污许可证的审核颁发工作,应由专人管理,从申请、审核、批准到变更均应建立完整的工作程序。

  4. 许可证的监督管理

  (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应从人员结构、 职能、管理制度和程序等方面考虑,建立一整套许可证管理体系,整个体系应具备组织严密、管理灵活、运行可靠的特点,确保许呆证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2)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主要从二个方面去考虑:一是从许可证制度的协调关系考虑,如许可证制度与"三同时"和排污收费的协调关系等;二是从许可证制度本身出现的一些客观问题去考虑,如总量指标的确定,指标分配和有偿转让等问题。

  (3)问题监督规范化,抽查监督制度化。在推行过程中,要抓住总量计量与监督检查这二个中心环节。要完善各排污口的总量计量系统,并统一总量计量技术;此外,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督性检查,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环境管理》-王远著

  基本信息

  书 名: 环境管理

  作 者:王远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ISBN: 9787305057182

  开本: 16开

  定价: 26.00元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七章,前三章介绍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即环境事务中的政府干预理论、公众参与理论、利益权衡理论;后四章结合环境管理理论,全面阐述当前主要的环境管理手段和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介绍各类环境管理手段和方法的作用与效果。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使用,亦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以及有关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环境事务中的政府干预理论

  第一节 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一、环境与资源的价值理论

  二、公共物品

  三、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第二节 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和市场失灵

  一、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

  二、市场失灵

  第三节 环境事务中的政府干预理论

  一、庇古的环境税理论

  二、科斯定理

  三、环境事务中的政府干预

  .......................

  《环境管理》-许宁、胡伟光著

  基本信息

  作 者: 许宁,胡伟光 主编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字 数: 385000

  页 数: 241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122013842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工业技术 >> 环境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定价:26.00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以人与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线,探索环境管理的有效途径。书中阐述了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管理手段、有关法规和技术基础。综合法律、经济、行政、科技、教育等手段,对自然资源管理、环境工程管理、区域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提出相应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强调环境文化建设,倡导绿色消费,推行清洁生产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作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管理、环境工程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章 环境保护法概述

  第四章 环境管理制度

  第五章 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第六章 自然资源管理

  第七章 环境工程管理

  第八章 区域环境管理

  第九章 建设项目与工业企业环境管理

  第十章 环境规划

  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