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SEO优化 > 正文

喜欢你结婚(喜欢你,你是感觉得到的)

  

  

  婚姻意味着青春的终结。

  

  

  

  男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这个想法。

  

  

  

  单身时代的男人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但是一旦结婚就不能放纵自己了。从结婚那天开始,多彩的一页已经翻过。从现在起,它将被家庭,的枷锁所束缚,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放纵和不负责任了。

  

  

  

  朋友结婚,男人会不由自主的发出一些悲伤和同情:“唉,这家伙终于迎来了恶人认罪的那一天。”从类似的表情可以看出,大部分男人确实有这种想法。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男人是一群只在乎享乐,让人觉得不靠谱的人。另一方面,男人婚后不能再享受生活的想法证明了他重视家庭,所以他不能认为男人不可靠。

  

  

  

  不过“单花”这个概念在男人心中真的很强烈,真的想在没有家庭的时候找乐子,在这一点上,女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最多就是程度上的不同。

  

  

  

  近年来,一谈恋爱就考虑结婚的男性似乎越来越多,但大多数单身未婚男性利用婚前的美好时光充满激情地找乐子的想法却没有改变。

  

  

  

  远离婚姻和家庭,的羁绊,享受着完全的自由,对男人来说,大概就是从他们离开学校到三十多岁的几年时间。这期间大部分男人都把爱情和婚姻当做不一定相关的事情。换句话说,他们在与女性交往时,不会把婚姻作为先决条件。当然,也有不少这种年龄的男人在恋爱后终于步入婚姻殿堂的案例。虽然确实是一个方向明确,直接进入当地目标的理想发展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情侣都能按照这个顺利发展。

  

  

  

  这个时期的男人,既有快乐,也有沮丧,生活跌宕起伏,处于动荡时期。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男人对婚前爱情的真实想法。

  

  

  

  对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要结婚的二十出头的男人来说,最迫切需要的伴侣是一个能快乐相处的女人。

  

  

  

  这里所谓的“幸福”,不仅包括谈吐轻松,一起搞点愉快的活动,还包括双方的情趣和好感,性生活的和谐如果男人还不想结婚,最吸引他们的不是适合居家生活的女人,而是开朗的,能带来新鲜刺激的女人。

  

  

  

  让这样的男人敬而远之,就是时不时引出婚姻的话题,试图用家庭绑对方的女人。当男人还想单身,还想找乐子的时候,就已经在想着建个爱巢,期待早日步入婚姻殿堂。男人会对这样的女人感到内心的迷茫和冰冷。当他们觉得对方在认真考虑结婚的时候,男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好”,然后就跳出了对方准备的壁垒。

  

  

  

  这时,女人往往会说:“你对我们的未来有什么计划?”“某某结婚了”或者“家里人老催我去相亲”之类的,礼貌的请男方结婚。如果一个男人对此不置可否,有些女人会立刻生气,问这个男人:“你打算怎么为我负责?”或者“所以,你只是在玩我?"坦白说,这样的女人对男人来说是最可怕的。

  

  

  

  只要男女双方有肉体关系,就一定要结婚。男人觉得这是一个牵强无理的要求。如果这个逻辑有道理的话,那就意味着如果他们不打算结婚,就不能谈恋爱。如果说女性婚前必须保持处男的观念还在流行,这种逻辑或许还有市场,但在当今这个男女平等、恋爱自由的时代,“既然我把身体给了你,你就该承担责任”这种观念太陈腐了。

  

  

  

  有的女人还认为“既然相爱,想结婚不是很自然吗?”这种想法,又急于逼婚给男人。起初听起来不错,但我们可以问:爱情真的是万能?吗?如果你不能忍受对方在个人,的一生,你就没有权利爱个人?吗?如果是这样,那么美好的爱情对栗子来说将成为一件危险的事情。

  

  

  

  女人也有一句共同的台词:“你让我喜欢你,但你……”这句话也值得推敲:“让”对方喜欢自己,男人不能失去一切,但把责任都推给男人显然不公平。喜欢一个个人,不是任何人的责任,而是他们自己主观意志的结果,所以用这个理由责备男人是不合适的。

  

  

  

  在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艳阳天》是一部老作品,但至今仍经常上映。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凯瑟琳赫本扮演简,一个美国公司,的女秘书,假期独自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她遇到一个开古董店的中年男人,两人坠入爱河。然而,假期结束后,女主角不得不返回美国。影片结尾,一个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朵白色的栀子花,追着火车,在站台上奔跑。镜头上叠加了简在车里含泪回首的特写。个人心中百感交集,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

  

  

  

  当作者去意大利寻找一篇关于这部电影的文章时,他曾经问一个在贡多拉里的船夫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是电影中的男主角,如果女主角不能忘记你,再次回到你身边,恳求和你在生活?"在一起,你会怎么做

  

  

  

  船夫耸耸肩回答说:“即使这样,因为我没有答应娶她,所以我根本无法对她负责。两个人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是不是很棒?如果没有遇到我,她只能一个人在这里孤独的度假。正是因为她遇见了我,她才有了快乐的回忆。如果她不能理解这一点,那么我会感到非常抱歉。”

  

  

  

  相信很多男人会真心为船夫的回答鼓掌。但是,在鼓掌的同时,作为一个日本男人,内心可能有一丝愧疚。

  

  

  

  这种日本式的感觉今天仍然存在于像企业这样的社会组织中。例子

  

如在职场恋爱中,倘若男方对结婚一事犹豫不决、迟迟不定,朋友和同事们便会有意无意地追问:“你打算和她怎么样啊?”言下之意,就是让男方承担起所谓的责任来。还有,有些女性也会聪明地利用这种男性责任论的观念,动不动便在上司面前有意透点口风:“我现在和某某谈恋爱,可他……”

  

    之所以此类现象时至今日依然难以绝迹,原因便在于“既然两人发生了肉体关系,男人就必须负起责任”这种陈腐的观念在日本社会依然根深蒂固。

  

    一般来讲,女性很少会将结婚与恋爱视作两码事。换句话说,女性往往将结婚理解为恋爱发展的必然结果,甚至有些极端的女性从与对方发生关系那一刻起,便开始期盼着同这个男人结婚了。

  

    然而男人的爱情似乎没有那么执着,对他们来说,恋爱就是恋爱,恋爱和结婚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观念上的歧异或许就是使爱侣变得男苦女怨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需要申明的是,这里所讲的恋爱是指男女双方都认真投入的恋爱,而不是那种都市里每天都在上演、数不胜数的爱情游戏或者叫“疑似爱情”。这一点必须事先有所理解和区分,否则易导致误解。

  

    对于恋爱,男人希望能忠实于自己的感情,但同时很多男人就像前面的船夫那样,至多将其作为美好和宝贵的回忆而已。总之,恋爱和结婚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两码事,因此,即使喜欢这个女人但结婚却完全可以选择另一个女人。所以当女方要求结婚时,男人们往往会如此辩解:“我是说过喜欢你,可我没说过要和你结婚呀!”以此作为脱身的理由。

  

    可这一套辩解在女性那里不一定行得通。有些女性只要有此意愿,就会像前文所述的那样向上司求援,或向朋友们哭诉,使尽各种的手段以实现结婚的愿望,尤其是女性怀有身孕的情况下,如不出意外,男人一般都是无处可逃,最终被女方逼迫着乖乖就范。

  

    如此看来,虽然表面上女性似乎对恋爱不怎么积极主动,实际上女性往往比男人更加积极地经营着爱情,编织婚姻的美好前景。

  

    “家里人又在催我去相亲,要不要去敷衍一下?”“我要是去相亲的话,你会不会吃醋?”等等,都是女性旁敲侧击试探的手段。倘若男人实心实意地回答说“那你就去看看吧”,女性必然会怒从心生:“你真没良心!”“原来你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往往会引发一场争吵。

  

    为了避免这类棘手的问题,男人们往往会从友人那儿听取忠告、获取些许经验,例如“那样的女人你最好小心些”或“如果没有和她结婚的打算,最好还是适可而止,不要陷得太深。”

  

    另外,尚无结婚打算的男人为远离这样的麻烦事,往往会挑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女性交往,因为年轻女性理所当然地也同样渴望享受单身的自由,而不会急于结婚。

  

    总而言之,越是认真、行事谨慎的女性,以身相许并产生真感情后,就越是倾向于将恋爱和结婚联系在一起,因而这类人特别容易出现感情上的争执和危机,可以说完全是性格使然。

  

    不过,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来探讨就会发现,男人之所以不将恋爱与结婚等而视之,其实根本原因在于男女在性本质上的差异以及恋爱观念的分歧。

  

    坦率地讲,在年轻男人的心目中,恋爱之于他们的重要程度同运动、赌博等活动不分上下。这话听上去有些残酷,但事实上他们感觉恋爱确实与这些活动确实相差无几,他们想和女友约会的感觉,和他们想去旅行、滑雪、喝酒的感觉几乎是同等的。

  

    而女性一旦坠入爱河,恋爱便成为她的一切,恋爱即生命。即使提不到生命的高度,但与运动或是娱乐相比,恋爱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事情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绝大多数女性认为男人恋爱之后会像自己一样全身心投入,或者应该是全身心投入,这样一来往往会产生矛盾。

  

    近年来,热衷于玩麻将的男人大为减少,但曾经有一段时期,男人们乐此不疲,几乎每个男人都有过通宵作战的经历,为此同恋人发生争吵的也不在少数。男人们一旦玩起麻将就停不了手,以至彻夜不归,于是恋人自然怒气冲冲地责问:“我和麻将,究竟哪个重要?!”这种时候,虽然男人感到愧疚,却不会因此而放弃麻将。对男人来说,运动、娱乐本来就是和恋人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如果照直说势必激怒对方,于是只好敷衍道:“当然是你喽。”

  

    假若女友紧逼一句:“既然这样,从今以后再也不许玩麻将!”男人们一定会大失所望,觉得女友太不近人情。如此几次下来,男人们自然会觉得女友成了一种束缚,于是总想伺机逃出她的藩篱。

  

    无论怎样爱自己的女友,男人终归有属于他自己的梦想,例如驾驶帆船去航海一个月,或者和同性朋友们去打几天高尔夫球,他们渴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被任何人打扰。等到与女友数日不见面,男人又会突如其来地想要见她。要说男人就是随性而为的动物,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男人确实是一种随性而为的动物。这样说似乎有些毫无悔悟之感,但女性若同男友生活过一段日子,便会对此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这种倾向在结婚之后也不会改变,并不是男人故意忽视家庭或忘记了它的存在,只是对男人来说,家庭固然重要,可是还有其他事情与家庭同等重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真实想法:“我迟早会回家的,所以希望你暂且睁一只眼闭一眼吧。”

  

    当然,并非所有女性都能理解男人的世界并乐意对其持宽容的态度。正如男人只从男人的视角出发考虑问题,女性往往也总是用女性特有的思维来看待事物。

  

    例如,有的女性时常对具有浪漫气质和冒险精神的男人流露出赞赏,可一旦自己的恋人或丈夫提出要驾驶帆船远航三个月,恐怕大多数女性都会难压心中怒火,她们绝对无法容忍男人将自己置于不顾,于是有时候就会冒出“驾驶帆船比和我在一起更重要吗?”之类的诘问。既然如此,女性当初最好不要口口声声赞赏那种所谓浪漫的情调。

  

    或许有的女性会恳求说:“那就带上我一起去吧!”对此,绝大多数的男人都会斩钉截铁地拒绝:“NO!”

  

    其理由不是因为男人讨厌她,而是由于不管工作也好,打牌也好,驾驶帆船也好,男人们热衷的这些活动都仅限于男人的圈子,是全部由男人组成的社会里的活动内容。如果带上妻子或女友,不仅有可能打乱男性世界的秩序,更有可能影响到他与朋友之间的友情。

  

    男人异常珍惜这种友情,友情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远远超过友情在女性心目中的地位。理由很简单,男人如果失去友情便意味着他被男性社会排除在外,最终成为一只失群的孤狼,这也意味着男人将彻底被这个社会抛弃。男人早在少年时期就开始体会到这种感觉,所以在男性社会中确保自己的位置对他们而言,同珍视自己的妻子或女友一样重要,是不可或缺的。

  

    这种倾向在日本的男性社会里尤其明显,如果对男人的这种感觉不能理解,也就无法真正地理解男人和女人。

  

    男人二十岁出头的时期,正是其步入男性社会的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他的首要任务便是如何确定自己在男性社会中的位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自由宽松的恋爱关系是最理想的。

  

    日语中有个词叫“适龄期”,近年来这个词在都市渐渐不那么流行了。“适龄期”原是针对一些上了一定年龄的女性使用的词,其中暗含着催促她们早日结婚的意思,故此听起来让人颇感不适。对年轻人来说,这似乎是多此一举的关心,但平心而论,年轻男女的确有那么一段时期可视为最佳婚龄。其实男人也有“适龄期”,在日本社会里,如果一个男人尚未成婚,在很多时候不被看作是个成熟、可以信赖的人,许多企业甚至不会将重要的职位给予未婚男人。

  

    以前曾听说过这样的事例:有一个时期,不少出租汽车公司都将婚姻状况作为招聘新司机的一项重要条件,企业方面认为有家室的人多一份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因此工作中会更加小心谨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会更低。有了家庭需要抚养照顾,短期内一般不会辞职,工作更加安稳,因而企业也可以更加安心。

  

    男人如果年近三十还不成家,父母便会不停地催促:也该找个人安定下来啦。另一方面,倘若他年近四十岁仍是独身,周围的人很可能在背地里胡乱猜测起来:“这个人是不是讨厌女人?”“不会是‘同志’吧?”甚至会觉得:“他可能有什么毛病吧?”

  

    面对来自家里家外的有形无形的种种压力,尽管有的男人顶住了,坚持独身不婚,但是大部分男人过了三十岁以后,便自然而然地产生“差不多该成家了”的念头。

  

    男人们开始强烈地意识到结婚一事大多是在三十岁前后,对男人来说,这个年龄无疑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三十岁前后的这个时期,也是男人精神上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

  

    在此之前,包括二十岁出头的大学生,大多数男人们涉世尚浅,“初生牛犊不怕虎”,易陷入盲目的自信,对长辈及前辈不屑一顾、无情抨击,甚至恃才放旷、指点江山,很有些忧国忧民的“风华正茂”之气概。在走出校门踏上社会的最初一段时期,面对“象牙塔”外的新世界,他们充满了好奇,依然怀着相当的自负。

  

    然而几年过去,当他们逐渐认识了社会的结构和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之后,才意识到自己人微权轻,只不过是整部社会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而已。单靠他们个人几乎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更让他们灰心丧气的是,在工作中时常会失误出错,遭到上司和前辈训斥,先前那点自信慢慢地消失殆尽。于是男人开始认识到社会并不像自己当初想象得那么简单美好,从而对自己越来越失望。

  

    女性踏上社会后,因工作上失误出错而情绪低落的事例也不少,但总体来说,男人受到的要求和期待更为严苛,因而男人更容易心理受伤,如果得不到企业以及上司的肯定,他们会陷入非常不安的境地。

  

    此外,踏上社会最初的四五年内,男人之间的同期意识还较强,经常可以和同期毕业的校友及同期进入公司的同事一起喝喝酒、发发牢骚,借以消愁和调整情绪,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同期之间也逐渐产生了明显的差距,特别是三十岁过后,仕途有望者与事业无能之辈截然分明,如此一来,即便是同期的校友或同事,一起喝酒的时候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推心置腹、毫无忌惮地诉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反,双方极可能变成了竞争对手关系、上司和下属的关系。能够无拘无束相处,抚平自己郁怒狂章心绪的朋友越来越少。

  

    尽管现在的日本社会已有很大进步,但像这种等级森严的“年功序列”现象依旧残存。男人们身处企业或政府机关,相互间日复一日地进行着残酷无情的竞争,在这种纵向型的社会里生存和工作,时常出现焦虑不安或灰心丧气等情绪也在所难免。

  

    于是男人们自然而然地希冀从不属于男性社会的女性身上寻求疗愈和精神寄托。在这种情况下,男人并不一定是真心想同女性恋爱或结成性爱伴侣,而是期待身边有一位无条件的同盟者,这样,当男人怨叹“今天又挨部长训了……”的时候,女性就会劝慰他:“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唉声叹气的。”并且还会给予他最需要的鼓励:“我想这不是你的错,可能是部长的处理方式有问题。”

  

    男人这种心理上的脆弱期大多发生在三十岁前后,因此男人在这一时期无时无刻不希望有一位善解人意的女性成为自己的可靠同盟。当然这也可能会导致结婚,假使身边恰好有这样一位合适的女性,男人希望她一辈子成为自己无条件的同盟者的话,就会毫不犹豫地迈出结婚这一步。由此看来,女人若要称心如意地得到心仪的男人,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抓住他的心理脆弱之处。

  

    以上是一般企业白领对于结婚的普遍想法。除此以外,还有的人是因为到了年龄而想成个家、生个孩子、让父母放心,有的人是对单身生活感到厌倦了,希望身边有个人帮他扫地做饭料理家务;也有的人则是为了能够长期稳定地享受性爱生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在这个时期,男人们头脑中开始考虑结婚这件事,并且付诸相应的行动。

  

    换句话说,男人之所以打算结婚,不一定是出于爱情,还可能是受其他各种各样的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所迫,从而做出这个决定。因此,当听到交往的男友提出“结婚吧!”之类的要求时,女性最好不要简单地将它理解为是对方对自己情深意浓才结婚,而应当打点折扣,冷静地认识到还有其他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结婚这一结果。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希望女性去责备男人的小算盘和功利主义的心态,因为结婚本身不就是在考虑现实中种种状况的基础之上,男女双方订立的一份感情契约吗?

  

    正儿八经开始考虑结婚的时候,男人一般会选择哪种女性作为结婚对象呢?

  

    首先浮上脑海的一定是相貌、姿容。没错,有谁不爱美?哪个男人不希望自己的妻子貌美如花。但事实上,男人对女性外貌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女性所想象。出乎女性意料的是,男人最看重的是会做家务、性情温和、率直,真心实意爱自己,如果具备了以上优点,即使其貌不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当然,如果能同时拥有美丽的容貌更好。不过一般来讲,男人大都有自知之明,不像有的女性那样贪求无厌。

  

    特别是男人经过在社会上的锻炼,对于结婚,不会再像女性那样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而会以冷静的目光来观察自己的周围,物色合适、相配的对象。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男人往往不像其恋爱时豪言壮语所表白的那样,面对结婚他们其实是非常保守的,他们会特别注重将要成为自己妻子的这个女性能否与自己的双亲和睦相处,能否照顾好家庭、爱护家庭等等,现实中由于双亲反对而取消结婚计划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从这一点来看,与女性相比,男人似乎更加顾忌周围人的反应。之所以这样谨慎,是因为男人觉得,如果同一个与自己父母相处不好的女性结婚,以后自己夹在父母和妻子中间,就有得受了。当然也不乏男人是出于不想让父母伤心的考虑才这样做。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年轻人中这种尊重父母意见的情形更加普遍,这大概与独生子以及长期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年轻人增多不无关系吧。

  

    正如许多公司白领中流行的“贤妻成事”“有个好老婆,就能出人头地”的说法,男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妻子举止落落大方,谈吐自如得体,当邀请公司同事来家里玩或前去拜访上司时,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自然,对于穿着打扮是否太过花哨、有无浪费习惯、岳父母的为人以及妻子的家庭环境等方面,男人也很在意。

  

    男人面临结婚时倾向于这种保守与功利的考虑,概而言之,这是因为男人本身是一个非常社会性的存在,故此一个八面玲珑的妻子更加有利于其个人发展。上司一句“你有个很不错的妻子嘛”的夸奖,不仅会令男人感到自豪,同时也暗含着对其本人的赞赏。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男人在选择妻子时往往觉得长相普通但有教养、品行优良的女性要远远胜过那些外表出众却举止欠妥的美女。

  

    对男人来说,正如一句戏言“适合交际的女人不一定适合做妻子”,很多人在拥有极富个性、性感妖娆的情人的同时,却选择同外表毫不出众但性格柔顺的良家女子结婚。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男人卑鄙,但正因为他们是将恋爱和结婚区分开来考虑的,所以才会这样做。

  

    不少女性可能会谴责这类男人,但是冷静地想想,很多女性对结婚不是也抱有相当现实的想法、将结婚与恋爱区别考虑的吗?例如,恋爱时选择花花公子型的男人,充分享受刺激且富有激情的爱情体验,而一旦谈到结婚,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收入、发展前途以及家庭地位等诸多因素。如此看来,至多是五十步笑百步,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种追求浪漫爱情、结婚时则转为极其现实的倾向,在上流的官僚阶层中最为明显。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实现其日后飞黄腾达的野心,竭力攀附政治名门或是财经界的实力人物,将功利目的放在第一位,而将个人的感情置于其次。

  

    如果将这种男人斥为对爱情不诚实,或许一点没说错。不过,女性中也委实有不少人特别经不起金钱或富家子弟的诱惑,所以不能一味地指责男人。

  

    实有不少人特别经不起金钱或富家子弟的诱惑,所以不能一味地指责男人。

  

    综上所述,与女性相比,男人对待结婚似乎更加理性一些,能够不为感情所动。当他们下定决心结婚时,与其说是爱情的必然结局,不如说是其他多种现实功利的因素使然。

  

    此中的理由除了上文所述“男人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之外,还因为男人常常会期待着“即使双方之间没有什么牢固的爱情,但随着两人一起生活,爱情自然会逐渐加深”。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夫妇之间的爱情不必来得太炽烈,否则,激情四射的婚姻更容易令其感到疲惫,且难以长久维持。对一般日本男性来说,理想的状态是夫妇间感情平稳、自然,像一盆温水一样;性爱也无需过频,偶尔为之就可以了。

  

    这对那些憧憬着炽烈甜蜜的二人世界和温馨家庭的女性或许是一种亵渎。但对男人来说,他们所期待的家庭无非是一个不必设防、能够彻底放松身心的场所,失意时能够得到抚慰,屈辱时能够得到鼓励,使其第二天继续鼓足干劲儿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不管对方如何美貌、如何性感,倘若仅止于这些,男人将立刻身心俱疲。男人们在开玩笑时喜欢这样调侃“工作和性严禁入内(家庭)”,其实这一半是玩笑,一半也确是真情。

  

    尽管如此,不论男女,年轻的时候对恋爱满怀憧憬,乃是人之常情,谁都希望自己与恋人由恋爱关系顺理成章地发展为婚姻关系。不过,一旦具体开始思考结婚问题,却往往不那么顺利,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在这方面,女性想必也不例外。对于结婚对象,很多女性除了相貌以外,对其学历、收入、父母的职业以及家境资产等也会设定诸多条件,在此基础上,女性们还希望与这些条件俱齐的对象经历一段奔放浪漫的恋爱,然后再步入婚姻殿堂。换句话说,女性就好比先进行第一轮书面材料甄选,圈出达到一定分数的面试者,然后将目标集中在这些人身上,经过恋爱,爱上对方之后,才考虑结婚。

  

    不言而喻,这个时期的女性即使原本不喜欢操持家务,但是怀着与所爱的人共同开创新生活的美好憧憬,也会醉心于学习料理、插花,在摆放有各式各样家具和日常用品的橱窗前流连。女性对于即将到来的婚姻生活的期待,要远远超过男人。

  

    而男性对此似乎并不怎么醉心,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更加现实,这与女性有着微妙的差异。说得极端些,男人只要具备结婚的条件,即使尚未达到热恋程度,也可以与之步入婚姻。相反,女性则无法跳过恋爱这一阶段,即便是相亲结婚,她们也会宣称:“相亲只不过是两个人结识的契机,双方经过恋爱互生感情,才能一起迈入婚姻。”

  

    由此可见,与男人相比,女性异常看重双方之间的爱情,并且期待着自己的人生会因结婚而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正因为如此,即使下了结婚的决心,很多女性仍然会心旌摇摇、心猿意马:难道真的要同这个人一辈子生活在一起吗?自己的选择究竟有没有问题?有的女性甚至会犹豫再三后解除婚约。这是因为女性对于爱情本身的重视甚于其外在形式,而男人则即使稍存不满,但仍可能先结婚再设法去解决。男女之间在这方面显然有所不同。因此,女性没有充足的自信,觉得自己无法牢牢获得对方的心的时候,便很有可能不顾周围人的劝阻,义无反顾地提出悔婚。

  

    不少在小城镇长大的女性,都视婚姻为极大的束缚,一旦结婚,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地玩乐、出国旅行了;而生活在大都市的女性则担心今后将因为变成妻子和母亲而被禁锢于家庭中,因而告别单身时代时格外感伤。无论何种情形,都造成女性在面临婚姻时比男人更加犹豫彷徨。如今,女性晚婚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其原因恐怕就在于女性往往比男人更容易感受到婚姻的束缚。

  

    曾经有一个名声在外的花花公子在电视节目中披露了他的艳史。按他的说法,婚约在身的女性最容易得手。依照常理,男人一般绝不会想到去挑逗已经订婚的女性,然而这个花花公子却分析道,女性订婚后往往对自己的婚事踌躇不决、心神不安,此时男人最容易乘虚而入,因此得手率极高,而且“得手之后也用不着负任何责任,没有比这更爽的事了”。他的话使人惊愕不已,笔者不得不佩服那些风月场上的老手,他们对于女性心理的把握可谓登峰造极。

  

    当然,顺顺利利地恋爱、不经多磨而成好事,最后在双方亲友的祝福声中迈入婚姻殿堂的男女情侣也不少。

  

    毋庸讳言,男人这种动物总希望自己是同类中最强的,如果不能在妻子面前占上风,他们便会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男人挑选妻子时大多希望对方性情温顺,婚后也希望妻子固守家庭。因为将妻子与社会隔绝、不让其领略到外部世界的风光,更容易显现出自己的优势。这听上去幼稚可笑,却实实在在地反映出那些缺乏自信的男人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唯恐其自尊心受到一点点伤害。

  

    这种男人大多不情愿同工作出色、能力胜过自己或学历高于自己的女性结婚。当然也有以拥有一个优秀的妻子而感到骄傲的男人,不过这仅是少数,此处我们探讨的只是大多数男人,因而可以将这类男人排除在外。

  

    坦率地讲,绝大部分男人对于自己妻子貌美如花、出身名门及家境殷实等都会怀着自豪的心理,然而倘若妻子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超过自己的话,他们往往就心里不是滋味了。

  

    因此,面对学历高、能力出众的女性,多数男人会敬而远之,他们担心同这样的女性结合后,很容易出现妻子在外比自己更被别人认可、更受人尊敬的不利情势。另外,这样的妻子在社会上与其他男人接触多,会不会将自己与其他男人进行比较?这类担心会令男人时常处在一种危机感中。

  

    男人即便喜欢上一个能力强、积极投身于事业的女性,希望与之结成连理,也往往会遭到其母亲的反对。这些做母亲的坚持认为,工作上太出色的女性,势必会牺牲掉家庭,甚至对家庭不管不问,故此绝对不适合娶进门做媳妇。近来,社会上自小受到家庭宠爱、对母亲有着强烈依恋的男人日益增多,这些男人最后都毫无例外地唯母亲的意见是从,舍弃自己的选择。

  

    虽然当今社会女性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各行各业,与男人分庭抗礼、顶起半边天,但男人心里潜藏的这种山大王般的唯我独尊心理却没有根本改变。或许在男人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有一种期待,希望从妻子身上找到母亲的影子,希望妻子能够像母亲一样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包容自己,同时甘心居于从属的地位。

  

    或许在女性看来,这纯粹是男人一厢情愿的任性要求,事实上每个男人或多或少都怀有一些恋母情结。男人在心理脆弱、感到迷茫无助的时候渴望结婚,也正是这种心理的具体表现。对此,女性大概都会产生抗拒:“开什么玩笑,我又不是你妈!”

  

    话虽不错,但仔细想来,做妻子的有时不也会向自己的丈夫寻求一种父爱或友情,而非一味地寻求爱人或恋人般的感情吗?因此拒绝扮演母亲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任性呀。

  

    总而言之,婚姻并不只是一对相爱的男女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他们有时候需要扮演对方的父亲、母亲或朋友的角色,有时候他们还需要展现出孩子般天真无邪的一面,因为婚姻本身或者说生活本身需要他们这样,如果不能够全盘接受这些要求,恐怕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爱情和婚姻。

  

    两人有缘终成眷属后,第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便是婆媳关系问题。

  

    在探讨这个问题时,首先必须明白一点:婆媳关系难以协调是很正常的现象。

  

    对一个母亲来说,说得夸张些,媳妇就是将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夺走的那个女人。虽然多数母亲也试图去理解儿媳妇,但是这种儿子被夺走的意识是难以抹去的。况且,儿子与媳妇是通过性爱结合在一起的亲人,对此,母亲也会抱有一种近似嫉妒的感情。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有的母亲在潜意识里将儿媳妇看作是“勾引儿子的女人”,甚至有的母亲觉得自己好像是受害者,儿子因为媳妇的缘故变了心,要抛弃母亲了。潜意识中抱有这样的感情,做母亲的自然对媳妇会产生敌视和嫉妒,这可以说是做母亲的一种本能,无论多么通情达理的母亲,潜意识中必定难以消除这种念头。

  

    另一方面,媳妇则往往觉得丈夫与婆婆之间的亲情十分牢固,而这种亲情越是牢固,媳妇就越是希望割断它,使丈夫的感情全部集中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这既是出于妻子想一人独享丈夫爱情的独占欲,还因为对妻子来说,丈夫理应是自己最重要的亲人,丈夫对妻子的爱情关乎做妻子的面子。

  

    由此可见,婆媳关系的实质其实是围绕着一个男人的“三角关系”,这个男人既担任着丈夫的角色同时又有着儿子的身份。这种关系即便表面上看来和睦融洽,但是在其深处总是交错着诸多相互嫉妒的复杂心理。而且,婆媳之间因年龄差距也会产生隔阂,这一点不容忽视。一般来说,五六十岁的女性和二十多岁的女性委实难以和睦相处,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想不发生摩擦都不可能。

  

    由于年龄差异,人们的生理状态各不相同,呼吸次数、脉搏频率、血压等等,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由此带来的是每人的运动量、饮食习惯、生活节奏以及对噪音的忍耐程度,也全都不相同。例如,年轻的夫妇喜欢的摇滚乐,在公婆听来却是难以忍受的噪音,也许会因此产生家庭矛盾。

  

    如此看来,要让婆媳双方和睦相处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两者之中必须有一方做出让步才可能相安无事。旧时是以媳妇的忍让来换取家庭和睦,而今时代不同了,双方都必须克制自己和容忍对方,遇事各让五分,若掌握不好分寸、互不妥协的话,就可能打破两者间的平衡关系,爆发激烈的矛盾冲突。

  

    因此,做媳妇的不妨对婆媳关系事先有个心理准备:两者关系难处是天经地义的,做婆婆的注定对儿媳妇怀有敌意和嫉妒,不要指望双方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并构建和睦的婆媳关系。这或许就是处理好婆媳关系的基点吧。

  

    夹在婆媳两者之间的男人,对恼人的婆媳关系又是如何看待、如何反应的呢?

  

    简言之,他们唯一的愿望便是希望婆媳之间风平浪静,不要生出什么麻烦。

  

    因此,在决定婚事之前,尤其是将来要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家中长子,往往十分重视结婚对象今后能否与自己的母亲和睦相处,觉得毫无问题时,他们才会下定决心结婚。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会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多数情况下,男人会发现母亲和妻子各自牢骚满腹。母亲会抱怨:“你可不能对她太娇惯啊!”“都是因为你平时纵容她,所以她花起钱来大手大脚的。”妻子则抱怨:“妈妈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动不动就自作主张,命令我做这做那。”

  

    此时,男人最好是保持中立,两面讨好,哪一方都不得罪。对妻子劝说道:“老妈的话不要放在心上,听过就算了。”对母亲则百般抚慰:“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会狠狠批评她的,你就不必动气了。”这或许是男人的狡猾之猾之处,但反过来说,正因为妻子和母亲都是他最亲近的人,任何一方他都无法舍弃,所以只能两边说好话,希望尽力将事态平息下来。

  

    以下是笔者从一位朋友那里听来的故事。有一对年轻夫妇住在离公婆家相当近的地方。因为母亲年纪大了,做儿子的放心不下她的身体,经常在下班途中顺便去母亲家坐一会儿。然而妻子对此却略显不快,所以他只得每次都瞒着妻子。然而母亲并不知情,每次儿子来,母亲总是煮些芋头汤之类的食物让他带回家:“你不是喜欢吃这个吗?带些回去,我想她不会做这些的。”儿子想说不要,但怕伤了母亲的心,带回家又怕妻子不高兴,所以每次都是在回家途中独自将这些食物吃掉。

  

    这个故事听上去有些凄惨,但男人夹在婆媳中间过日子确实很不容易。最让男人头疼的是,妻子有时候会诘问:“你妈和我,到底哪个更重要?”几乎所有的男人会回答:“当然是你重要喽。不过妈妈年纪也大了,又寂寞,你要多加谅解。”但同时他们心里一定在想:“哪个对我来说都重要,怎么能说谁比谁更重要呢?”同样,如果母亲追问:“我和你媳妇,到底谁重要?”男人们便会回答:“那当然是你啦,我和她没有血缘关系,和你才是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呀。”

  

    男人如此抚慰双方,为的是息事宁人,家庭和睦。但一般说来,结婚初期,多数男人会比较护着妻子,当然,这也因人而异。近年来,不少受到母亲无微不至照顾的男人,一有风吹草动便向母亲寻求庇护。随着岁月流逝,结婚多年的男人心理上又会逐渐向母亲倾斜,一是因为同妻子的性爱失去了新奇感,感情的牵缠逐渐淡漠,二是因为母亲年事渐高更需要照顾。

  

    男人深知自身的世故,他们用这种方式周旋于母亲和妻子之间,为片刻的安宁而煞费苦心。

  

    不管怎样,母亲和妻子的矛盾和不满只会使男人倍感消沉,以至男人为了避开妻子诉苦,情愿在公司里加班做事,或和同事朋友一起去喝酒,以此达到晚回家的目的,有的男人则干脆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反正这些家庭矛盾对他们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大部分男人仅仅是听任母亲和妻子发牢骚,然后抚慰几句,而不会积极主动地解决婆媳间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丈夫对于婆媳关系问题缺乏当事人的意识。事实上,倘若男人想对此采取些什么措施的话,反而有可能火上浇油,激化婆媳矛盾,使局面失控。男人们凭本能觉察到这一点,尽量避免让自己卷入其中。

  

    站在妻子的立场看,丈夫这种做法无疑是在消极躲避,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殊不知,这大大超出了丈夫的能力范围,丈夫是因为无力解决问题才这样做的。

  

    母亲和妻子间产生矛盾后,丈夫一般是采取鸵鸟主义,一头扎进沙堆里静待暴风雨过去。当这样做局面还是无法收拾的时候,作为最后一招,男人们有时候会向父亲求援,希望父亲出面劝一劝母亲。这一招出乎意料地有效,但倘若父亲已经过世,或者父亲与母亲的关系本来就不怎么融洽,这一招也就不顶用了。如果父母关系和睦的话,那么他们忙着享受自己生活的乐趣还来不及,不会有闲心对孩子的家庭生活横加干涉的。

  

    如前所述,男人们一心希望婆媳和睦相处,一旦发生矛盾,也不愿意卷入其中。大约有八成的男人对于母亲和妻子的对立和纷争感到痛苦,期盼着从中获得解脱,而剩下的两成人则对此无动于衷。这是因为,当母亲和妻子分别要求向男人提出“你好好劝劝她吧!”“你要好好管教管教她吧!”时,有些男人会觉得这是自己受到双方器重的证据,从而有一种充实感。两名女性不约而同地希望从自己这里得到声援,会让男人觉得,自己才是这个家庭的核心,家庭成员都以自己的想法为意志,这对于那些自我意识较强、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看

  

    法的男人来说,自然是令其感到满足和得意的事情。

  

    即使婆媳两人表面看没什么矛盾,但婆婆一般总是对儿媳妇怀有敌意并抱有竞争心理,因此,每次儿子回到自己家时,总要变着法儿显示其对儿子的深切爱意。

  

    

  

    “她不会煮饭烧菜,让你受罪了。”“她只管自己工作,再怎么也应该照顾照顾自己的丈夫呀!”当儿子听到母亲如此数落媳妇的时候,其表面上会模棱两可地回答:“唉,这也是没办法的呀。”内心却往往同意这些说法。或许男人心里原本就是这样想的,却不便向妻子抱怨。现在母亲说出了自己的不满,男人虽然表面上没有附和,但内心却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并且发泄得心安理得。

  

    这种情形不仅仅限于母子之间,在一般的人际关系中也不例外。例如某人对A有意见,而当B言辞激烈地对A进行贬损时,某人说不定就会站到A的立场上替他说几句好话:“其实他身上也有好的地方呀。”同样,当母亲说了一大通有关妻子的过火的话时,虽然男人对妻子也有不满,但也会反过来劝慰母亲:“算了,算了。”这样一来,男人会觉得自己的确成熟了,处理起事情来很大度。

  

    母亲、儿子、儿媳妇这三者间的三角关系建立在一种微妙的平衡基础上,他们之间发生矛盾和争执是极其正常的。当然,婆媳之间偶尔也有相处融洽的时候,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当儿子在外面有情人的时候。此时,对婆婆来说,当前的敌人是儿子的情人,敌人的敌人便是盟友,于是婆媳成了同一阵营的同志,母亲一面规劝儿子、数落其情人的不是,一面尽力抚慰受伤的媳妇,有时还会拉着媳妇的手向她赔不是:“让你受这样的委屈,真是对你不起啊。”媳妇此时也感到痛苦万分,尽显脆弱的一面,于是其毫不掩饰自己的痛苦,自然而然地同婆婆结成统一战线。两人互相同情互相安慰,关系变得十分融洽。

  

    此时,婆婆对于曾被自己视作勾引儿子、如今却败给了其他女性、伤心不已的媳妇,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优越感。但不管如何,当儿子不顾三者间的平衡、试图摆脱“母子媳”这个三角形的时候,婆婆和媳妇之间才能够真正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这实在很有讽刺意味。

  

    让我们再来探讨一下,随着时代的变迁,婆媳关系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旧时的媳妇大都在少不更事的年龄便嫁入夫家,在婆婆的管教下学会操持家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虽然她们时常受到婆婆的训斥和虐待,饱受委屈,但越是这样,儿媳妇就越希望能早日熟悉婆家的规矩,掌握各种技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所以对婆婆的欺凌和管教总是坚持忍让。事实上,年轻的媳妇对自己的未来生活也有憧憬,尽管需要熟悉和掌握的东西举不胜举,并且其意识到所谓的婚姻不只是一个人同另一个人的结合,也是一个家庭同另一个家庭的结合,但只要能坚持忍耐下去,今后一定会成为这个家庭的当家主妇,取得稳固的地位,因而她们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未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家庭越来越趋向于核心家庭化,现在人们的观念中,女性结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嫁到某个大家族,而是一个女人同一个男人组成一个新的家庭。不过人们的意识还不可能完全转变,如今许多婆婆头脑中还留有做儿媳妇时的痛苦体验,她们虽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再受同样的苦,但对于儿子娶进门的媳妇,却依旧希望她们一如从前,孝敬公婆,恭顺丈夫,遵守旧时所谓的“妇道”。尤其在一些大家庭或是小城镇的旧式家族中,这种观念仍然根深蒂固,难以根除。从这个意义上说,婚姻形态如今依然处于一个过渡时期,而怎样构建完美的婆媳关系,时至今日人们还没有找到良策。

  

    与此同时,随着家庭中孩子数量越来越少,母亲花在抚育孩子方面的精力比以前增多,甚至到了完全不必要的地步,以至于许多男孩觉得做父母的就应当无所不包。这些男孩进入结婚年龄后,自然也会对自己的的妻子提出过多要求,希望她们能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自己,凡事依着自己。然而,现在的女性已经今非昔比,她们具有极强的独立意识,珍惜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不满足于只为丈夫而活。由于这种夫妇意识上的分歧,使得婆媳关系这一老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年轻人对于性爱越来越淡漠。如前所述,婆媳关系实际上是两个女性围绕着一个男人所产生的三角关系,说得极端些,其中一个人通过血缘关系与这个男人保持着关系,另一个人则是由于其女性的身份、通过性爱将自己和这个男人联系在一起。作为妻子,她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包括性爱在内的女性魅力,而倘若丈夫对此视若无睹的话,妻子就不可能在婆媳战争中胜出。因为从饮食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丈夫从小就习惯了母亲的生活方式。而且婆婆对自己儿子的要求会尽量满足,可谓无私奉献,而妻子却往往对丈夫指手画脚提出各种要求,做婆婆的当然先已在对垒中占据了优势。但妻子可以运用其女性魅力抵消婆婆在日常生活方面所占据的优势,从而保证三角关系的平衡。但是,一旦夫妇间的性爱减少,变得可有可无,母亲在这个三角关系中就极有可能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换句话说,随着难以摆脱恋母情结的“乖宝宝”式男人的增多,以及男人的性势能的减退,婆婆在婆媳关系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总之,结婚这种家庭关系形态比婆媳关系本身更具重要意义,目前的现状或许只能说,婆媳双方都在黑暗中摸索最佳的相处模式。

  

    对妻子来说,与婆媳关系同样难处理甚至更加难处理的,是与丈夫的姐妹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姑嫂关系。

  

    同旧时相比,如今的婆婆渐渐不再对媳妇说三道四了,但小姑子们仍动不动就找媳妇的碴儿,毫无顾忌地寻衅滋事。究其原因,恐怕是她们觉得这个外来的女人接管了自己的家,因而对其怀有一种本能的敌意,加上认为媳妇进门之后彻底改变了自小习惯了的家庭氛围,她们会从生理上感觉不舒服。尤其是殷实的人家,这种敌对情绪会更为激烈。此外,作为小姑子,因为身份特殊,即使同兄嫂或弟妹关系闹僵也会不甚介意。当双方剑拔弩张、闹得不可开交时,母亲会出来缓和局势,说一句“你不要这么说”。小姑子则会回嘴道:“妈妈你不好意思说,所以只好由我来替你把话说了。”这样一来,母亲往往也就只好默不作声了。

  

    与此相反,男人对于同自己姐妹结婚的另一个男人绝不会表现出类似的态度,他们连想都不会这样想。为什么男女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分别呢?最大的原因便在于男女结婚时,媳妇是进入男方家庭中的“外来人”,而除了入赘女婿,男人一般不会进入到女方家庭中,各自所涉及的切身利益不一样。对此,男人和女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危机感,加之男人在人际关系方面习惯于拉开一定的距离,使自己能够更加客观地待人接物。

  

    总之,就像世人普遍认为的那样,没有血缘之亲的父母和子女之间,永远都不可能真正地互相理解,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婆媳关系。

  

    当然这并不是说,婆媳永远都不可能和睦相处,绝不能因此而绝望。

  

    要想处理好婆媳关系,必须来一场意识革命。首先,应当对“婆媳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这一事实有清醒的认识,双方不必过于接近。在此基础上,试着进行一下换位思考,尽量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假设自己是婆婆的话会怎么做,假设自己是媳妇的话又会怎么做,这样或许对婆媳关系的改善大有益处。

  

    【本文节选自《男人这东西》,日〕渡边淳一,青岛出版社,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