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赚杂谈 > 正文

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哪一年(我们该如何记住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强震,震中烈度为1度。一瞬间,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变成了废墟。从河北理工大学的废墟中,人们大致可以感知到这场惨烈的地震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爆发后,借助现代通讯手段,人们可以看到千里之外地震带上的点点滴滴,然后才能真正理解大地震到底意味着什么。

唐山地震后的场景。个人资料图片

只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参照系”,人们才发现,我们之前对唐山地震的认识太过于乐观,太片面,太大了!于是,在“不怕山崩地裂,泰山不弯腰”的英雄情怀中,忽略了个体的痛苦,忽略了人性的色彩,甚至忽略了一代人的记忆阴霾。

我还记得有一个幸存者告诉自己,几十年都不敢关着窗帘睡觉。至于那些腰椎受伤的截瘫患者,他们一辈子都在痛苦和回忆中煎熬。

当然,我们要记住灾难爆发后同步爆发的爱心救援,全国各地的无私帮助,灾难的惨烈激发了唐山人民的内生动力……但同时,我们也要记住灾难造成的个人烧伤,记住灾难带来的痛苦回忆,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加强对未知领域的认知。

地震是认知的起源。有了这样的起源,人们可以睁开惺忪的双眼,看看周围平凡但有时精彩的世界。有人说,就像四川人5月12日前后不一样,唐山人7月28日前后也不一样。可能改变的是行为和生活方式,而不变的是我们的沧桑。

地震遇难者纪念墙。记者耿佳照片

我们应该更认真地看待灾难,敬畏生命。要知道灾难从来都不是虚幻的,也不是整体的,而是由个体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当你站在地震墙下,用眼睛摸摸实名,你就会发现地震有多真实。你的体验世界也会因为这个个体细节而获得悲伤的质感,是一种悲伤。

我们也应该从地震中吸取教训,并将其作为建设新城市和新体验框架的宝贵参考。城市人口密集,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如果不提前规划,后果不堪设想。在新城建设中能否多考虑开放性、开放性、易逃逸的理念?对于中小学等建筑,我们将如何保证建筑质量,以保证灾难来临时孩子们的生命得到拯救?

还有,怎样才能真正把灾难自救意识灌输到每个人身上,成为人的自觉而不是行动?

灾难永远不应该被视为机遇。首先,灾难意识是真实的,内省的,反思的。审视与质疑,审视与提升,是灾难意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减少伤害的必由之路。

今天是7月28日,唐山地震42周年。这一天,唐山的大街小巷都是人民自发点燃的街头香,纪念碑广场上挤满了沉默的人群。这一天,悲伤的海洋淹没了整个城市。经过几十年的春秋,我们应该认识到,唐山地震从来没有走远,也不会走远。(胡银斌)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