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SEO优化 > 正文

江苏省国资委 国资要闻 聚焦三项制度改革 | 抓改革建机制 镇江港减员增效建新功

  编者按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之年,省国资委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各项改革任务“紧在前头”,力争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改革)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省港口集团所属镇江港务集团(以下简称镇江港)针对传统港口企业用工总量偏大、结构化缺员严重的状况,积极调整用工理念,大力推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抓改革,建机制,系统治理,久久为功,企业“减员增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营质态持续向好,员工收入年年增长。2020年,镇江港实现吞吐量和利润“双过亿”,正式迈入亿吨港口行列,位列全国港口企业第18位、内河港口第1位。

  优化组织结构,大力裁汰冗员

  推行事业部制改革。镇江港以扁平化、集约化为原则,将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调整为事业部,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通过改革,一次性裁减部门15个,减幅28%;减少二级中层岗位74个,减幅42%,公司组织机构得以大幅精简。

  推进大商务、大调度体制改革。为适应港口一体化建设,统一商务营销体系和生产调度体系,均由两级管理改为一级管理,实现在线生产指挥、上下集成一体。改革后,全港商务、调度人员由原来110人减少到78人,减幅29.1%。

  实施大保障体制改革。整合港内维修保障资源,撤销所有作业公司设备修理部门,由江海公司统筹电动设备、内燃设备和内外船舶修理;由兴港分公司负责小物业、小配套、小维修、小采购和小供应商等“五小”项目;由工艺研发中心负责信息类设备统一修理。改革后,设备维修承包商数量从101家下降至16家,2020年设备设施单位吞吐量修理费较上年同期下降37.92%。

  改善用工方式,合理利用资源

  以满负荷工作制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行“345”法则(3个人拿4人的钱干5人的活)和满负荷工作制,开展全员重新定岗定编。2018年以来,对集团所有组织和机构,逐层逐级开展岗位分析,对全体管理人员实行《岗位履职表格清单化》管理,每人的工作量实时记录,日事日毕,日结日清,从根本上杜绝了无所事事的管理人员。目前,镇江港已将岗位履职清单化工作向一线岗位全履盖,结合流程化管理,全面消除无效劳动人员。

  大力压缩劳务派遣用工。镇江港坚持一手抓业务外包,一手抓内部人力资源盘活,坚定不移去派遣化。一是2018年起全力推进港口水平运输设备社会化外包,大幅削减派遣人员273名;二是抓内部人力资源盘活,充分用好存量,将业务外包改革下来的正式工,一部分外借转入承包商加强管理,一部分通过培训转到辅助性、替代性的后勤、服务等岗位。截止2020年底,累计减少派遣工518人。

  构建“三能”机制,激发企业内在活力

  深入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强化干部综合考核和履职能力评价,对履职能力差、考核评价末等的干部及时进行调整和退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近三年共提拔中层干部66名,调整45名,解聘35名。

  推动员工能进能出。每年制定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人员;同时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对试用期及合同期内考核不合格人员坚决解聘。公司近3年共招聘员工200人,解除合同147人,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全力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坚持以业绩论英雄,建立“效率、效益、效能”量化业绩动态评价机制,搭建以“两大考核体系+四项基本制度+四个考核层级+两个管理例会”为主要内容的“2442”绩效管理体系架构,推进个人KPI绩效管理体系升级版,真实、系统、全面反映职工业绩和贡献,实现收入能高能低。2020年,后勤事务类同岗位最大工资差距为2089元,一线门机司机同岗位最大工资差距为7178元,管理人员同岗位最大工资差距达8910元。(供稿:考核分配处)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