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SEO优化 > 正文

工业富联和富士康关系(仁宝董事长)

    随着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数字工厂的未来趋势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8年,工业复联(601138,SH)在a股上市,成为以“工业Internet”命名的公司。从“工业"首只互联网股票”到两次入选工业,全国跨行业、跨域互联网平台,工业富联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备受市场关注。  

  

    在6月19日举行的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届安泰交响乐高峰论坛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工业互联网如何让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问题采访了工业复联董事长李俊奇,并分享了工业复联在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工业富联董事长李俊奇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NBD:我们注意到,工业富联自成立以来就提出了“在智能"打造工业互联网”的两轮驱动战略。多年来,投入巨资研发,打出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升级转换组合拳。具体来说,数字化对公司?意味着什么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业界的热门词汇。什么是工业互联网?  

  

    李俊奇:公司创造了两个第一:第一个在沪市a股上市的公司将工业互联网写入公司名下;2018年为期36天的会议,是公司上市最快的一次。上市后,工业复联目前在全球拥有近20万名员工,去年收入4300亿元。智能,有十多个工厂,在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研发和生产据点。  

  

    今天,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这一巨大变化背后的逻辑是全球数字转型的加速。近两年来,我深深地感受到:数字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没有数字转型,一个企业将面临生死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工业复联也率先进行了数字化转型。  

  

      

  

    工业复联上市仪式  

  

    资料来源:国家商业日报数据地图  

  

    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从三十年前的学术研究上升到国家战略,成为目前企业的转型方向。数字转型有很多概念,比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其实我们一直在内部探索其内涵。工业富联看到的是两者相辅相成,由两个轮子带动:一个是智能,制造,一个是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首先将设计,产品,与制造产品,的设备,联系起来,然后使生产进程变得明智、可预测和可控。其中精密,制造升级制造智能,制造需要依靠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形成系统made in智能,工业。  

  

    工业对互联网的定义其实是互联网向制造业的延伸。也就是说,产品设计的制造流程与工厂,智慧的各个生产环节互联互通,上下工厂之外的旅游终端客户和供应链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按需制造资源。配置,优化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对内,工业互联网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金,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对外,它可以提供增值的服务,这是我们一步一步探索实现的。  

  

    目前,在工业富联提出的“三硬三软”中,最迫切需要提升的是哪个?  

  

    李俊奇:我们把数字化转型探索的过程归结于智能制造业和工业互联网的“三硬”和“三软”元素,它们是智能制造业领域的“三硬”设备、工具和材料。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三大硬件”是云、网络和终端,两个领域共享的“三大软件”是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和工业软件。“三硬”和“三软”的结合,可以形成智能制造的系统,在此基础上,基于过去积累的制造经验、海量的工业数据、制造机制和应用场景,我们在多个领域推出了“专业Cloud”。我们不仅在自己的领域使用专业云,现在我们在服务已经积累了200多个客户  

  

    围绕这一点,我们把智能工厂的建筑分为四层:端、网、雾和云。常见的架构是端、网、云服务,我们增加了雾计算,即自主开发的“雾小脑”将服务下沉到工厂的所有车间,将车间,工厂的所有传感器上传到雾服务设备,最大程度保证实时性。一旦发现产品有缺陷,快速可以采取措施。这就是我们的雾计算,有专家称之为边缘计算。通过雾计算,雾小脑可以控制整个生产站点,实现自主快速决策。  

  

    同时,积极布局“三软”领域。一方面,我们通过员工培训和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补充复合人才和跨学科人才。工业复联参与科技,智能;2020年鹏程实验室与职业学院的联合建设,总投资5亿元,提供超过1000万小时的培训,为员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在相关产业中战略性地投资于高质量的企业来提高我们的软实力。  

  

    NBD:你提到工业的互联网会改变整个社会的工业结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布局。你认为目前工业互联网发展需要突破的重点是什么  

在哪里?未来还有可能需要面对哪些挑战?

  

    李军旗:对于工业互联网发展而言,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是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探索过程。工业互联网是未来产业的一个新的生态,这其中,没有核心技术是不太现实的,比如说核心技术的问题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未来的OS形态;比如说技术标准化的问题;比如说商业模式的问题。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专业云,它是将大量地沉积了十几年的工业机理变成模型和算法,最后变成工业App提供对外服务,所以这里面有硬件的技术、平台技术、软件技术,这些技术如果不突破就去谈智能制造,谈工业互联网,就只是纸上谈兵。

  

    我们转型工业互联网是经过长年的探索,是一步步从传统制造、精益生产到智能制造,再到平台型的工业互联网探索下来的。要实现这个目标是一个持久战。

  

    突破核心技术是制造业不变的主题。全球竞争也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创新的竞争,围绕高端制造的产业链重点布局,技术突破、积累知识产权将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力。

  

    而要实现这个过程,最关键、最急需的就是人才,因为这是未来的一个制造生态,对人才的需求与传统制造相比是不一样的,没有懂机械、控制、软件的人才是不行的。像上海交大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对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是非常需要的,这类人才是懂软件又懂硬件,这样的人才是数字化转型必不可少的急需人才。

  

    NBD:现在国内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了?中国的软硬件的自主可控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李军旗:全球应该说都处在探索阶段。我们国家实际上在数字经济或者说在消费互联网这一块,在全球应该说也有一定的领先地位,那么在工业互联网上,应该是属于处于同步探索的阶段。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场持久战,其中,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可谓是其中的攻坚战,制造业的一些基础要素,像装备、工具,材料,这些基础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我们薄弱的环节。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中,各类企业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如互联网企业、工业制造业企业等,基于各具优势的发力点和路径,共同探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想必能够激发数字产业生态的活力。

  

    

  

    工业制造概念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NBD: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但受制于自身规模和有限的投入,往往难以参与到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中来。实现中小企业参与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您有何建议?

  

    李军旗:我们上市的宗旨就是“服务全球制造,兼善天下实业”,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大家一起加入这个平台,推进中国的数字化转型。

  

    国家提出“先进智造+工业互联网”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工业互联网是可以让企业上“云”上平台,为中小企业服务,所以,我们就选择了工业互联网这个领域。

  

    有了硬件智能中控系统,有了软件工业APP,有了核心的平台和系统,我们可以真正地形成智能制造的生态,我们思考的是能否将电子行业的经验向其他行业推广和复制。

  

    NBD:如何从生产制造转向对外科技服务?

  

    李军旗:如何服务中小企业,我们总结是:工业App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可以对外输出制造技术。以我们去年推出的“刀具专业云”为例,它获得了全国首届工业互联网大赛的冠军。疫情期间,我们要做智能终端要大规模的刀具的制作,原来就是派工程师去辅导,去年派不出去了,那30多家中小企业上云,他们下载了这个专业云就可以生产了;第二,他们缺订单,我们做不完的订单给他们,那么就解决了中小企业的问题。它验证了我们“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战略的正确性。

  

    做数字化转型说要把制造业转向科技服务业,这个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我们总结出来三种模式怎么对外做科技服务:一是为大企业提供“灯塔工厂”包含硬软整合的智能化转型解决方案;通过专业云为中小企业服务;以及结合地方产业特色,以智造谷建设区域产业集群。

  

    工业富联经过这么多年地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智能制造的中国方案。如何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逐步打造未来智造生态的国际标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div

有话要说...